剧本杀不能“来者不拒” 寒暑假应设置“未成年人专场”

2023-01-06 15:42:34 来源:

剧本杀不能“来者不拒”,寒暑假应设置“未成年人专场”

如何为青少年守护一方“密室净土”

剧本杀、密室,如今已成为上海不少青少年聚集的娱乐之地。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上海剧本杀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高于北京、深圳和广州。此外,在典型的“网红城市”,如成都,剧本杀门店数量已近800家。


(资料图)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自2021年8月以来,该院聚焦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治理难点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并协调、参与会签上海市首个关于密室逃脱、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的区域性实施办法。闵行区的相关举措,后被上海市文旅局《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吸纳采用。

密室剧本分级不明确,未对未成年人做明确划分

记者通过“大众点评”App预订上海一家较火爆的密室时发现,其中的“主题”仅标注了时长、人数、风格、是否换装、恐怖指数等,并未明确标注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报名,且未提示是否适合未成年人。付款全过程中也未出现针对未成年人的弹窗设置。

付款后,记者与卖家联系,并主动说明将有初中生参与的情况。卖家表示,“很多初中生来玩,可以玩,不要紧!”

在一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网红”密室里,商家设置了包括精灵宝贝、魔幻城堡、守卫村庄、和平纺织厂等多个主题的项目。在对每个项目的详解中,商家明确了哪些属于“简单、非恐、适合新手、适合孩子”的项目,哪些属于“解谜逃脱、微恐、沉浸演绎”的项目。

当记者与上述商家联系时,对方明确表示,“微恐的项目要看情况,未成年人尽量不要选!”

记者注意到,根据2022年7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有关通知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所行动。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并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业内人士称,目前,前述规定落到实处尚有难度。

上海一家密室的经营者谢某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上海密室行业普遍出现30%至50%以上的亏损,“寒暑假是旺季,从我们从业者角度来说,很难主动放弃这部分市场。”

剧本杀项目独立编剧小赵告诉记者,实际上,密室剧本的创作特别讲究“爆点”,“一般老板都会特地要求剧本内容带点暴力、恐怖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客源。”

小赵坦言,自己目前尚未接到密室老板要求专门制作“未成年人适配版”剧本。

剧本杀不良信息易“映射”进现实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程慧长期关注密室规范化问题。她告诉记者,规范密室及剧本杀行业并非要“一禁了之”,对于益智类、教育类、法律推理类等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剧本,要提倡与积极引导。

程慧认为,除了不能含有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淫秽、暴力、宣扬邪教、迷信、赌博等绝对禁止的内容之外,还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对剧本杀内容进行限制性分级,即成年人剧本与未成年人剧本。分级之后建议设置未成年人专区,且需要有醒目的提示。如果有内容不适合的,要标注“限制级和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的字样。

“在分类之后,对商家来说可能会流失部分未成年人消费者,但这也可以倒逼商家主动去创作有趣味的、健康的、安全的、适合未成年人的剧本。”程慧说。

在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的法治进校园活动中,检察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未成年人玩密室剧本时,自我辨别能力较差,线下密室存在较大问题。

首先是剧本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剧本杀项目需要参与者“换装”后沉浸到角色中,进行线下真人角色扮演。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不仅容易有代入感,还容易被情节所引导。“同时,密室剧本中如果有暴力、血腥情节,未成年人觉得是扮演玩家,是角色行为,但他们亦有可能把游戏里的暴力、血腥和一些冲动的行为带回现实生活。”程慧表示,当未成年人在现实中看到纠纷时,因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可能会引发校园暴力。

“此外,负面信息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程慧认为,如果长期从密室剧本杀中接触不良信息,日积月累之后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行为处事方式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场所、人员均存在安全隐患

来自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的信息显示,密室剧本杀在经营场所、人员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是场所安全隐患。检察官在排摸时曾发现,有些密室的营业场所在地下二层,不符合最基本的消防安全条款。来自上海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全市相关场所共有400余家,上海警方已开展多轮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消除安全隐患130余处,对其中11家存在较大隐患、短期内无法整改的,已责令停业整顿。

接着是人员安全隐患。密室玩家、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程慧介绍,检察官通过在校园里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发现,少部分密室经营场所存在“性骚扰”现象。一些侵害者在游戏中借着从业人员的身份,使未成年人无法辨别这些行为的性质;从业人员缺乏入职审查,容易使一些有前科劣迹的人员混迹在行业中,对未成年消费者造成潜在威胁。程慧说,上述迹象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们也要提醒未成年人,遇到这类情况要及时报警维权。”

对此,闵行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消防等多个部门,共同出台了上海首个关于密室剧本杀行业监管的操作规范。实行全流程监管,“事前”开展法规宣传,引导经营者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底线思维;“事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事后”实施严格检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剧本杀“内容分级”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探索。上海闵行区目前规定了剧本和故事情节设定不得包含10种情形,但尚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人员与程序。

“对于经营者而言,恐难以落实自审义务,且备案不同于审批,强制力不够,影响对内容的监管力度。”程慧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审核人员及技术监管措施。她建议,具体到执行层面,“验明身份”是关键一步。商家要查验剧本杀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年龄,确认是否为未成年人。如果是预约销售的密室项目,网络平台也应审查购买者是否为未成年消费者。如果是未成年消费者,应落实特殊保护。同时,寒暑假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应设置“未成年人专场”,既让孩子玩得安心,也让家长放心。

“一备案、二防范、三查验、四分级、五提示、六审核、七报告。”程慧认为,对于“未成年人专场”,经营单位应配备一名安全员全程陪同。一旦发生危险,可以第一时间报告公安,也可以引导疏散,起到救助作用。

程慧指出,检察机关承担的是法律监督职责和推进规范职责,真正把未成年人密室安全落到实处,还需多方合力、加强监管,“闵行区检察院建立的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将线索移交,并督促不同的职能部门及时处理。”

标签: 未成年人

滚动